申纪兰的家 和她的路
资历最长的全国人大代表。从第1届到第13届,全国唯一。
资格最老的全国劳动模范。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申纪兰“共和国勋章”。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她是一位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名人。
她是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的一位农民。
她依然和她的村民在一起。
她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在周恩来总理家中做过客,习近平总书记去西沟村看望过她。
这些令人激动、感动、倍受鼓舞的时刻,她至今历历在目。
回忆起毛主席亲切接见,她说:“当时我们都哭了,我们真的很激动!就像见到救命恩人一样,真的是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
回忆起在周总理家做客,她说,1958年的时候,我们去中南海周总理家里,还吃了一顿饭。周总理十分关心我们,问了很多问题,总理问我,你们栽了多少树?当时我说有300多亩。现如今,我们已经有2万多亩了。
2009年5月25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西沟村亲切看望申纪兰,与村里的老党员、老劳模、大学生村官和村民代表座谈。回忆起来,申纪兰深情地说,习主席到太行革命老区调研,还来到我们西沟村,和上党老区人民座谈,对我们的鼓舞特别的大,我们心里特别的温暖。
让我们走进她荣誉的背后,一起来认识申纪兰的家,和她走过的路……
她已是一位年逾90、党龄67年的老人。一位每天仍然坚持劳作的勤勉老人。一位脚踏实地、思路开阔,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持家报国、感恩共产党的人生楷模。
她的家,一个北方普通农家。她的家,真情无限,温暖如春。
她生在长在这个家,又带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好家庭好家风。
1947年,她和军人张海良结婚。
结婚归队后,张海良先是参加三年解放战争,后随部队开赴福建前线,很快又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1953年冬,张海良转业回到离西沟最近的长治,因为那里有他的家、他的妻子、孩子和父母。
1996年,张海良患肝癌,申纪兰两次到太原接医生来长治会诊。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住到长治,跟孩子们一起给丈夫做饭送饭,在医院陪护。
申纪兰一生奔波,没能生育,不得不想着以另一种方式来作补偿。她接连领养了两女一男三个孩子,都是还在襁褓中就抱回来,而自己又实在顾不过来,多靠丈夫和公婆帮她把几个孩子拉扯长大。
丈夫病逝后,她自己给丈夫剃了头、刮了脸、洗了手和脚,再和邻家老姐妹一起为丈夫一件一件穿好寿衣。
丈夫走了,她瞒着婆婆,又接着陪护伺候婆婆。
她的路,在大山里,在地头,在田间。有平坦,有崎岖。和着汗水,一路播撒,一路前行,一路收获,一路阳光 。
1946年,17岁的申纪兰嫁到西沟,在老劳模李顺达影响下,迈上人生舞台。
1943年2月6日,李顺达带领六户贫农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互助组。下图为互助组雕塑。
1955年,平顺县委书记李琳和新华社记者马明一起写了一篇反映西沟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的文章《勤俭办社,建设山区》。此文收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主席主持编辑的唯一一部书《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毛泽东主席为此书亲笔写了按语。
1951年,22岁。当选为西沟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
1953年,2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25岁。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25岁。提出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958年,29岁。参加全国群英大会。
1984年,55岁。针对西沟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暴露出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提出耕地所有制不变,包产到户自主经营体制不变,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添人增地,减人减地,确保土地不撂荒、不废弃。成林和有林山坡收归集体经营,新建的企业和文化、社会等公益事业设施由集体管理。探索出了 “ 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 ” 相结合,“ 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 ” 同发挥的符合西沟村实际的路子。
1985年,56岁。利用本地硅矿资源优势,带领村民建成西沟铁合金厂。之后,又带领西沟人建成磁钢厂、石料厂、饮料厂……到1996年底,除农业、林果业和畜牧业外,村办企业成为西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007年,78岁。荣获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2012年,83岁。模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带领西沟人重新定位发展路径,起步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旅游。先后规划旅游项目,改造升级西沟展览馆,拓展国防教育基地,兴建纪兰教育基地培训中心。同时调整优化村办企业。探索了“党支部 + 合作社 + 基地 + 农光互补 + 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2018年,89岁。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她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2018年,89岁。参加第1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现如今,申纪兰年逾90,仍然在为上党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操劳奉献。她心里装着一个新的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斗。带领老区人民,进一步夯实平顺县及革命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的基础。
在申纪兰的心里,身为一名党员和人大代表,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她说,我是一个党员。作为人大代表,跟老百姓生活在一起,奋斗在一起,哪里有困难就要到哪里去。
【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大新闻网、中国网、中央纪委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中新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山西日报、文摘报、新京报、山西晚报、南方都市报,人民出版社《世纪人民代表:申纪兰》2014年2月第一版、山西教育出版社《红色人生:劳模申纪兰》1999年版,腾讯视频、百度百科、搜狐网等 】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家JIA』
● 往期精选
● 往期精选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